退休之后,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心中的暢想,過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充實和快樂的?近日,兩篇報道引發了思考。
一個叫摩西奶奶的美國老人撫育了10個孩子,她的雙手大半輩子都被擦地板、擠牛奶、裝蔬菜罐頭等瑣事和農活占據,73歲時她因摔傷停止了辛苦勞作,她從75歲起開始學習畫畫,將自己最熟悉的農場生活涂抹在畫布上。在之后20多年的繪畫生涯中,她總共創作了1600多幅作品并展出,成為美國最知名和多產的原始派畫家。
英國女作家佩內洛普·菲茨杰拉德55歲動筆寫傳記,60歲開始小說創作。之前,她是一個照顧3個孩子的普通母親和職員,在生命最后的20年里,她不斷給讀者驚喜,共出版了9部小說,其中《離岸》獲英國文學界最重頭的布克獎。
養老的生活依然可以夢想成真,非常讓人敬佩和向往。摩西奶奶80歲舉辦首次個人畫展。她用亮麗色彩表達田園印象,像農夫抱柴生火、感恩節前捉火雞等。而佩內洛普·菲茨杰拉德則說,一個人可以在一生的任何時刻開始寫作。她喜歡描寫那些看似生來就被打敗了,甚至深深迷失了的人。不論是悲憫還是歡快,才華、毅力以及對生活的不放棄成就了摩西奶奶和佩內洛普·菲茨杰拉德的藝術夢想。其實,每個生命都埋藏著藝術的幼芽,即使我們沒有藝術家的天分和才華,也都滿懷對藝術的喜愛,在步入人生的老年階段,激發它們,喚醒它們,是一件多么愉悅的事。藝術潛能的釋放會使老年生活充滿創造的樂趣。
孤獨,與老年生活如影相隨。常??匆娪械睦先嗽谠鹤永锘蚪诌叾俗惶?,只為下棋打牌的熱鬧和車水馬龍的喧囂趕走心中的寂寥。也有的老人流連在超市,并不購物,讓琳瑯滿目的商品填滿視野,尋找一份充實。他們排著長長的隊伍結賬,卻從不在意快慢,念念叨叨享受著人與人近距離的溫暖。生活的熙熙攘攘只能短暫驅走老年的孤獨與茫然,擺脫孤獨,還要從挖掘自己下手,釋放內心的藝術潛能,主動嘗試去參加一些藝術活動,充滿熱情去創造一些藝術產品,使內心活躍起來,感情抒發出來,讀書寫作、音樂舞蹈、繪畫編織、茶藝插花等,讓日子從靜謐的流淌中散發出有趣的味道。
忙碌,不應是老年生活的追求。生活的艱辛讓很多老人習慣了忙碌,日復一日,退休前忙自己的工作和孩子,退休后又開始忙孩子的孩子。事實上,人生的后半段,對老年人來說,尋常的日子已經并不尋常,每一天都很寶貴。這樣的日子不該再用單調重復的忙碌來填塞,也不必在沒有盡頭的付出中換得子女一笑,這樣的日子該用來關照自己心靈的召喚,滿足自己依然保有的好奇心,去探究藝術和世界,在這個過程中感受發現的驚喜和創造的快樂。做自己憧憬向往的事,無需奔忙和焦慮,只要一份喜愛和淡定,從從容容。
積極,始終是養老生活的主旋律。用心去描畫自己生命最后的軌跡,前半生已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生存本領,后半生,如果把藝術比作一束花,我們張開雙臂擁抱它,讓老年歲月更加芬芳馥郁,而我們也不再當觀眾,相反,是藝術的創作者和表演者。
Copyright©2021 邵武市樂齡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閩ICP備2021000232號?